注: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提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加以推进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召开专题推进调度会,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营商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与沪苏浙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指标在全省考核中持续排名靠后,特别是其中的知识产权指标、创业担保贴息指标失分较多,多年来成为我市营商环境的突出短板。这里专门就这两项目短板调研分析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知识产权指标问题
1、知识产权运用效益不高。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办理专利质押贷款金额4850万元,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4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笔数和金额较去年相比有显著下降。金融机构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积极性不高,今年只有中国银行等少数金融机构办理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2、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不高。2021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增发明专利116 件,有效发明专利 1092 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各项指标虽有进步,但和其他地市的增长率相比仍存在差距。各县区对创优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有关考核指标重视程度不一,只有部分县区出台了知识产权激励政策。全市知识产权激励资金兑现金额及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位列全省后位。
(二)创业担保贴息金额的指标问题
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我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7878万元,全省位次靠后。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变动,由过去的免息政策转变为目前的贴息政策,造成申请人数降低;二是本市经济体量较少,初始创业实体缺乏;三是银行机构对贷款担保人门槛过高,造成很多有意向的申请人找不到合适的担保人;四是银行支持力度不够,目前仅邮储银行支持创业担保贷款办理,其他银行鉴于贷款额度小、风险大等考虑,支持力度不够。
二、建议
(一)知识产权指标
1、提升知识产权的含金量,让“知产”变“资产”成为可能。加大帮扶力度,全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和应用转化能力。加强对企业指导,准确掌握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和需求,组织我市科技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和研发能力;加大培育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力度,走访省内高水平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鼓励服务机构加强我市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高校的专利挖掘,申报一批高价值发明专利,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指标。
2、加强部门协作,全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指导,准确掌握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现状和融资需求,帮助企业和银行对接,发挥好专利权质押融资供需方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金融监管部门畅通金融机构、服务机构与知识产权企业融资渠道,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
3、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第三方平台,实现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一是着眼于知识产权估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可探索 “再保险”的模式,实现风险分担,利益共享;三是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第三方平台,消除金融机构的“惧贷”心理,调动其积极性。
(二)创业担保贴息金额的指标
1、联合银行机构深入园区、企业一线宣传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引导更多符合条件的个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2、扩大担保人资格范围,对社会征信良好、稳定就业五年以上人员列入担保人资格范围,将农村自主创业人员的担保人扩大到村干部、乡村医生、农业大户等社会征信良好人员;
3、积极对接财政部门,进一步扩大创业担保贷款银行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