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池州民盟 > 参政议政 > 大会发言

优化产业生态 建设一流镁基新材料生产基地

来源:池州民盟| 发布时间:2024-07-12| 浏览次数:

按:2024年7月12日,市政协五届十七次常委会暨“加快推进我市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报告会上,吴敏代表民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作大会口头发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做大做强镁基新材料产业,作为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围绕原镁材料供应、镁合金生产、镁合金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布局,依托宝镁“链主”,坚持“龙头+集群”“科创+产业”,推动镁基新材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但镁基产业发展仍存困境亟待破解:一是产业集聚效应不足。宝镁30万吨镁基轻合金项目主体工程一期计划5月底前投产目标未能实现。落户我市的镁铝企业和项目80%以上以铝为主,镁企业数量较少且产品单一。二是能耗“双控”压力倍增宝镁轻合金项目达产后,单位增加值能耗达3.77吨标煤/万元,将直接上拉全市能耗强度10个百分点左右,将加大我市“十四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完成难度。三是镁渣综合利用亟需重视。镁生产过程中“三废”排放较多,特别是宝镁30万吨镁项目达产后每年将产生近200万吨镁渣,是镁材料生产加工环节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抢抓政策机遇、建设一流镁基新材料生产基地,推动我市镁基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如下:

一、强化政策支持,加速项目建设。一是完善政策服务体系。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宝镁等项目实施进度,通过“精细服务+精准施策”方式,制定项目发展路线图,开辟镁产业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对镁基新材料重大项目用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依法足额予以保障。加大对镁基材料产业“政产学研金服用”等方面支持。推进镁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发挥生产基地稳产保供作用,以不高于市场价的标准签订长期保供镁协议。推动重大项目提档增速全速推动宝镁项目一期尽快投产,年产30万吨镁合金生产线、年产900万片镁合金板项目实现2025年达产达效。推动鑫力达高端智能装备及百吨级智能装备组件项目、镁莱克年产500万台镁合金智能风机及配件建设工程等一批在建项目投产运营,加速华清新材料及表面处理产业园、沃侕吉新能源专用车制造、坤泰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出口基地等一批项目尽快建设投产。培育一批汽车镁铝轻合金轻量化新材料加工企业,提升新能源汽车零件设计、模具制造、机械加工能力,实现“来图纸、来样件、来概念”即可加工。三是加快配套项目建设围绕镁合金加工配套,重点推进检测中心、模具中心、中试基地、表面处理中心“三中心一基地”建设,构建从矿石开采到原镁冶炼及镁合金生产的镁基新材料制造上游产业链,形成原镁及镁合金近地供应协同体系。

二、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集聚。一是加大招引力度。厘清产业链结构、链上龙头企业及产业发展图谱,突出镁铝强企、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重点企业,开展链式招商、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委托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完整、加工配套齐全的优势企业。二是打造区域品牌。鼓励宝镁等企业积极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加快安徽省镁铝合金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完善镁产业上下游各类产品标准体系、检测体系,强化质量在线监控和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追溯,擦亮“池州镁”公共品牌。三是丰富产品类型。支持宝镁等企业高纯镁提炼、新型高强韧镁基材料制备、镁合金宽幅板材热成型等为主阵地,逐步延伸变形镁合金深加工领域,提升产品附加值。力争万丰奥威、香港嘉瑞等头部企业落户池州,推动镁产品由单一的镁锭、压铸拓展到镁合金板带、棒材、型材等多元化产品,延伸至绿色建材、轨道交通等精深加工结构件领域。

三、坚持绿色发展,强劲产业动能。是推动再生能源利用。鼓励镁产业链企业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购买绿电、使用绿证,充分利用工厂厂房屋顶建设光伏发电设施。加强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大型竖罐双蓄热镁冶炼及镁渣处理技术项目进度,确保镁冶炼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至2.2tce/t以下。聘请专业团队对镁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建立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申报建立国家级碳足迹核算标准规则,深挖节能降碳潜力。强化资源综合利用进行VOCs及废水环保治理,从排放源头减量。开发推广镁渣绿色建材标准制定和第三方评价,加强镁渣综合利用开发与研究,建设镁渣综合处理中心,拓宽镁渣在建筑材料、冶金行业、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同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 电话:0566-2030150
admin@czsmm.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