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池州民盟 > 参政议政 > 大会发言

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为引领招才引智

吴敏
来源:池州民盟| 发布时间:2025-02-06| 浏览次数:

按: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代表民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作大会书面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人才引领驱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是引领未来的产业,是安徽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围绕安徽实现“万亿级”这个目标,池州如何补链、强链、延链?从目前来看,池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基础日益坚实,在轻量化材料领域、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汽车电子和功率器件领域都打下了基础,取得一定成绩。下一步如何建强人才引擎,激发人才活力,赋能产业发展是当前急需思考的问题。为此建议如下:

一、聚焦产业谋划,绘好人才“一张图”。对标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任务,科学编制《规划》,围绕人才培养、引进、活力、暖心四大工程,制定重点举措,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以青年人才为支撑,以技能人才为基础,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效双升。一是完善创新型人才扶持机制,将引才工作由引进单个人才为主向引进创新团队为主转变,由引进一般性高层次人才向引进领军人才为主转变,不断提升引才层次和质量。二是完善产业领域带头人选拔与激励机制,推进科研人员薪酬制度改革,提高科研成果转化后科研人员的利益分配比例,加强青年科研人才和科研后备力量建设。三是改革评价方式,创新评价手段,建立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评价标准,推进人才评价的科学化、社会化,逐步打破学历、职称、年龄等框架对人才评价的不当约束。

二、聚焦产业发展,打造产才“融合体”。立足于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主攻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一是加强对“轻量化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汽车电子和功率器件”等重点领域的研发和攻关,整合高层次人才资源,打造创新团队,形成边出成果、边出人才的良好局面。二是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人才培养基地。谋划建设池州市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中心(研发中心、成果交易转化中心)等一体化平台建设,同时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加强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对经认定的国家、省级研发平台分别给予相当的资金奖励。鼓励企业在长三角等人才集聚地设立创新研发机构平台,着力以一流的企业平台吸引一流的人才。充分发挥安徽宝镁、安安新材料等龙头企业人才吸附作用,推动“项目+团队”引才聚才模式,以产引才、产才融合。“对症下药”我市新能源汽车“四大领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与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在上述领域研发合作,充分发挥校企联动作用,打好“校企融合”研究牌;通过与池州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开展紧缺工种“订单式”培养等方式,打好技能人才”实训牌。三是应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健全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的机制,推动创新型科技人才向企业集聚,使科技人才的研发成果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产生效益,服务社会。

三、产业政策支持,力构聚才“强磁场”。坚持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大力度持续优化全链条人才服务体系,以最大诚意让各类人才舒心生活、安心工作、专心发展。凤凰不落无宝之地,打开人才心扉,引得人才到来。一是建设好院士工作站、海外人才工作站、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等引才引智平台,实行宽松灵活的引才机制,采取智力引进、成果应用、来去自由等柔性方式,吸引和鼓励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来池施展抱负。二是出台有针对性、实效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形成更加开放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全方位、全链条、全要素、全周期人才发展政策体系,打造了更加灵活、更具竞争优势的政策体系,持续增强聚才引力。三是突出关心关爱,实行评选表彰“优秀人才贡献奖”等活动,用足用好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在全社会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主办单位:中国民主同盟池州市基层委员会 电话:0566-2030150
admin@czsmm.gov.cn